全球观点:西安生态环境人守护着西安的蓝天碧水青山
工作人员在黑河采集水样。 (记者郝钟毓摄)
初冬时节,黑河水库风光旖旎,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放眼秦岭层林尽染,漫步黑河大坝,处处有景、美不胜收,犹如步入生态画卷。
(资料图)
“每次采集支流水样20多桶,汇流池水样3桶。”正在采集支流水样的西安市生态环境局黑河环保总站水质监测科科长张召宏告诉记者,为减少外部因素对水质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数据精准,一般白天采集完水样,他们就立即组织开展水质检测。
夜间的水质监测室里依然灯火通明,张召宏身旁放了大大小小20余瓶水样。“这都是白天采集的,逐一检测完,才能编制报告……我们的工作也是迎朝霞、送星辰。”张召宏说。
除了采样、监测水质、编制报告,张召宏还要和同事一道,背着仪器,拿着专业工具,徒步山间河边追溯每条支流的源头,常态化坚持研究水流生态变化,年均分析水质数据2000余条,只为更好地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这为我们下一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指明了方向。”张召宏说,他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立足本职、奋发作为,不断加大水质监测、环境监管、风险管控工作力度,全力保护好黑河水源,让广大西安人民享用更加安全、放心、洁净的饮用水,为西安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不懈努力。
黑河流域地理环境特殊,从黑河源头到金盆水库的河道长度超过100公里,黑河环保总站沿途设了三个分站,其中距离最远的是厚畛子分站。“从设站之日起,我就在这儿工作,除了生活不便,危险也无处不在。”厚畛子分站站长张喜平说,夏夜,野猪、羚牛会经常到分站院子“做客”。日常巡查中,手电筒、木棍、工兵锹等是“标配”。其中,木棍是巡山时,用来吓唬驱赶蛇的。
“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二十大报告中的这段话,让作为环保工作者的张喜平感到非常自豪。结合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学习和理解,张喜平说:“作为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铁军的一员,我将继续坚守、奉献,守卫好大秦岭,保护好黑河水,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随着科技日益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力量,科学治污、精准治污,都离不开“环保智慧大脑”。在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指挥大厅,记者看到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展示着优良天数、污染物浓度等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电脑前的工作人员紧盯屏幕上切换的扬尘污染、露天焚烧等实时监控画面,熟练地操作着电脑,现场一派繁忙工作景象。
据介绍,目前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已建成空气站、水站、烟火监控、卫星遥感、走航车等前端监测感知层,与之相应的有实时监测系统、网格化监管系统、环保烟火监控系统等数据归集应用平台,为污染源布下“天罗地网”。发现异常数据和环境问题,系统自动告警,经人工筛选形成任务,即可一键派发给全市1200多名网格员,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并限时办结。
“依托‘环保智慧大脑’,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目前我市采取的全方位、全流程、高效率闭环管理又准又快,收到良好效果。”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宣传教育部部长王双瑾说,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战略部署,作为生态环境宣教战线党员干部,她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用群众看得懂、乐意听、愿参与的工作方式,引导更多人成为生态文明理念的践行者和生态西安的建设者,讲好西安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故事,积极主动为守护好西安的蓝天碧水“鼓”与“呼”。(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高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