询出“麻辣”味 应答有担当 ——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问询会助力发展侧记
六月二十八日,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召开联组会议现场。 本报记者 王罡摄
本报记者 王罡 通讯员 朱雪娇
“应询部门负责人要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言简意赅,不要将应询变成全面工作汇报。现在开始询问。”6月28日,西安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期间召开联组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工作开展专题询问。9名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紧盯优化营商环境政务服务中的难点、堵点、痛点,向市营商办、市发展改革委、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文物局、市行政审批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大数据局等9个部门发问。
【资料图】
询问现场,问询人直指要害、直奔主题,应询人直面问题、直截了当。整场专题询问监督有“刚性”、回答有“干货”,问出了经营主体期盼,“询”到了问题关键,答出了责任承诺。
聚焦政策落地——
找准问题症结
当好企业“娘家人”
专题询问,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进行监督的庄严之问。它不是简单的“一问一答”,而是“一题双考”,既考验应询部门履职责,又考验人大询问是否能准确反映群众所思所需所盼。为了问出水平、问出实效,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做好问前准备工作。各委员会工作同部署、齐发力,打出立法、监督、代表工作“组合拳”,为的就是让专题询问更加客观、真实地体现民情、反映民意。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目前,经营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对助企纾困政策的期盼很高,经营主体对助企纾困政策的应知尽知、应享尽享、直达快享还不够清楚。怎样才能全面解读政策,精准直达群众并有效落实?”
面对委员王武平的问题,西安市营商办主任王建东诚恳作答:“这个问题的确存在。经营主体对助企纾困政策的知晓率不高,在实际落地中仍存在‘温差’情况。主要的症结在于,制定政策时没有广泛征求企业意见、后续宣传不到位、跟踪问效的力度不够、政策兑现的渠道和方式还有待进一步畅通。”
“为了更好地落实政策,市营商办将充分调研经营主体所需所盼,提高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在落地过程中注重精准推送,深化政策兑现和落实。市营商办将虚心听取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推动西安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王建东表示。
“在落实中,小企业助企纾困政策方面的短板怎样补齐?”委员王晓萍向西安市工信局负责人发问,直指要害。
面对问询,西安市工信局局长李初管直面堵点不推不避:“针对中小企业‘长不大’‘长不强’的问题,市工信局将从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研发投入、贷款贴息等环节给予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不断补齐政策短板。”
“工信部门作为企业的‘娘家人’,还是要多站在企业的角度考虑,深入调研,找准问题的症结,争取早日破题,让企业实实在在地享受到政策红利。”委员王晓萍一语中的。
聚焦办事效率——
做好“当下改”和“长久立”
切实提高工作质效
询问中,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从工程项目施工图审查、考古发掘速度等办事细节,揪住关键,犀利发问。
“从调研情况来看,一些经营主体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的问题还有意见。比如,有的企业反映审批效率不高,特别提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速度慢。”委员张炳淳说。
面对委员张炳淳提出的问题,西安市住建局局长解宁元坦诚回答:“虽然全市施工图审查项目平均用时10天,比国家法定时间少5天,但和先进城市相比、和企业需求相比,还有差距。审批是服务,不是权力。我们打算通过三个办法来加快审查,一是实施超期预警,对施工图审查超过13天的项目发出黄色预警、超15天的发出红色预警,进行重点督办;二是主动介入服务,组织各区、县、开发区住建部门梳理项目情况,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精准服务;三是加强监督培训,引导施工图审查机构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升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
记者在现场看到,专题询问实行“闭卷考试”:委员们“背对背”出题,部门负责人闭卷考、限时答。回答询问直接“捞干货”,不仅要答出之前做得怎么样,还要说出今后怎么干。
“文物考古发掘影响项目开工、拖延工程进度的情况在西安市比较突出,是企业非常关注的问题。下一步,对于提高全市考古发掘效率有何计划?”委员侯学东向西安市文物局负责人发问。
“这个问题与西安的城市特点密切相关。千年古都文物埋藏丰富,70%的项目开工都涉及考古发掘。”西安市文物局局长孙超说,西安市的考古发掘工作的确存在考古领队力量不足、保障政策欠缺等弱项和短板。“为了补齐短板,我们已和上级部门协调,将在领队培养、证照审批、力量配备方面进行政策倾斜。”
“市文物局一方面要聚焦‘当下改’,尽快出台政策改革,让经营主体尽快享受到高效率考古发掘带来的时间效益。另一方面要聚焦‘长久立’,拿出时间表,让大家直观地看到诚意,看到希望。”听完回答,委员侯学东提出了进一步建议。
聚焦城市发展——
做好基础设施建设
全力支持城市“北跨”
委员王学超在调研中关注到,一些开发区、工业集中区内的电网建设滞后于项目建设,项目建设快、电力接入慢,项目用电量需求与电网负载能力有较大矛盾。他向西安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提问:“在实施‘北跨’发展战略中,如何统筹推进电网规划与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等有机衔接?”
“因变电站选址困难、手续复杂,同时还涉及属地经济利益、用地指标、文物发掘等诸多不确定因素,造成部分项目进展较慢。”西安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西宁说,从2021年电网攻坚项目建设启动以来,西安市按照先进制造走廊建设规划要求,已在北跨区域建成5座变电站,在建3座,正在办理前期手续的有7座。这些规划实施后,可以满足北跨区域电力负荷和辖区产业发展需求。
“恳请各位委员继续发挥人大监督推动作用,为进一步提升全市电力保障能力多提宝贵意见,大力支持西安市电网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李西宁说。
询问现场,西安市市场监管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大数据局、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等部门负责人,也纷纷就委员提出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在9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回答完毕后,会议还现场组织了一场满意度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更优。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提出的问题求真务实,切中要害,也传导了压力。市政府相关部门将全盘认领、整改提升,以实际行动把专题询问的成果转化为扎实为企业、为群众办实事的效果。”西安市副市长孟浩作了总结。
记者了解到,西安市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对专题询问涉及的问题跟踪监督整改情况,合力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关键词: